双轴生活垃圾撕碎机作为垃圾处理领域的核心设备,能将各类生活垃圾破碎成均匀小块,为后续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。但实际运行中,超负荷现象频发,不仅降低处理效率,还可能造成轴体变形、电机烧毁等严重故障。经实践总结,超负荷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四种情况。
首先是进料操作不规范。部分操作人员为提升处理量,持续大量投放生活垃圾,或一次性投入体积超设备处理范围的物料(如完整床垫、大型纸箱捆)。过量物料会在双轴之间快速堆积,超出刀具剪切能力,导致物料卡滞,设备负载骤增;而超大体积物料会使双轴承受额外冲击力,迫使电机超功率运转,终引发超负荷,此时设备常伴随异响、轴体转速下降等现象。
其次是核心部件损耗老化。撕碎机的刀具、轴承、传动齿轮是核心易损件,长期处理生活垃圾后,刀具刃口会因磨损变钝,无法剪切物料,需消耗更多电能才能完成破碎,间接增加电机负荷;轴承磨损会增大双轴转动阻力,传动效率下降,设备整体能耗显著上升;齿轮咬合间隙变大则会导致动力传输不畅,进一步加剧超负荷风险。

再者是物料成分复杂超标。生活垃圾中若混入金属构件(如废钢筋、易拉罐群)、硬质塑料(如塑料桶、PVC 管材)等难破碎物料,会直接与刀具发生剧烈碰撞,不仅造成刀具崩裂,还会使双轴瞬间受阻,电机负荷骤升;而高湿度物料(如厨余垃圾团)易黏附在双轴表面,形成物料结块,阻碍正常进料与排料,导致设备持续超负荷运行。
后是操作维护不及时。开机前未清理双轴间残留的垃圾碎屑,会形成 “带载启动”,电机启动瞬间负荷远超额定值;日常维护中若未定期检查刀具磨损情况、未及时为轴承添加专用润滑油,会导致设备散热不良、运动部件摩擦增大,长期运行后易引发持续性超负荷,大幅缩短设备使用寿命。
明确这些超负荷成因后,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进料速度、定期更换易损件、预处理复杂物料、规范维护流程等措施,有效减少设备故障,保障双轴生活垃圾撕碎机稳定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