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多功能双轴撕碎机凭借对塑料、金属、木材等多种物料的破碎能力,成为固废处理领域的核心设备。但其双轴驱动的特性导致线路负载更大,且常处理带水分或腐蚀性的物料,漏电隐患较单轴设备更为复杂。做好线路安全管理,需针对设备结构特点制定专项检查与防护方案。
双轴驱动系统的线路检查需双线并行。设备左右两个主轴分别由独立电机驱动,主电路需采用双回路设计,检查时要逐一核查两条线路的对称性。重点关注电机电缆的规格匹配性,37 千瓦以上电机应配备 25 平方毫米铜芯电缆,且两条线路的长度误差不超过 5%,避免因阻抗差异导致电流分配不均。接线端子排需选用防松型结构,每个螺栓的拧紧扭矩应达到 35N・m,并用红色标记笔标注紧固位置,方便下次检查时识别是否松动。此外,双轴同步控制系统的信号线易受电磁干扰,需单独穿金属屏蔽管敷设,屏蔽层两端需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≤1Ω。
复杂物料处理场景的线路防护要分类施策。处理含油物料时,线路绝缘层易被油污侵蚀,需选用耐油型电缆(如 YZW 型),并每两周用专用清洁剂擦拭电缆表面。破碎潮湿物料的场合,配电箱内应安装温湿度一体传感器,当湿度超过 65% 时自动启动防爆风扇除湿,同时在接线柱上涂抹凡士林隔绝水汽。对于可能接触酸碱的工况,线路外层需包裹聚四氟乙烯防护套,接头处用防爆密封胶泥密封,防止腐蚀性气体侵入。双轴咬合区的线路应加装防溅挡板,避免物料碎屑飞溅刺穿绝缘层,挡板与线路的间距需保持在 15 厘米以上。
漏电检测体系需覆盖主辅电路。除主电路安装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50mA 的 RCD 外,控制回路应额外加装 30mA 的漏电保护器,形成双重防护。每周需进行差动检测:分别断开左、右电机线路,测量单独运行时的漏电流,两者差值应≤5mA,否则说明某条线路存在隐性故障。建议在撕碎机外壳安装多点式接地装置,在进料口、操作面板、出料口附近各设置一个接地点,用导线并联后接入接地网,确保任何部位的漏电都能快速导入大地。对于使用超过 8000 小时的设备,需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线路全程,重点监测接头处的温度,正常运行时温升不应超过环境温度 30℃。
操作与应急流程要适配双轴特性。启动前需分别测试左右电机的单独运转状态,观察线路电流表的数值波动,空载电流偏差应≤10%。作业时若发现某一轴转速异常,切勿立即停机,应先按下 “单轴停止” 按钮切断故障线路,待设备完全静止后再开盖检查,防止双轴惯性差导致物料飞溅。操作人员必须配备绝缘靴和绝缘手套,且手套需每周进行充气检测(充气后捏紧袖口浸没水中,观察是否冒泡)。应急处置方面,需在设备 3 米范围内设置绝缘操作杆和断电警示牌,发生漏电时先通过绝缘杆断开总电源,再用验电器确认设备不带电后,方可进行后续处理。
多功能双轴撕碎机的线路安全管理,需兼顾双轴驱动的特殊性和物料处理的复杂性。通过双线并行检查、分类防护、精准检测和专项应急机制,可有效降低漏电风险。将线路检查纳入每班次的开机前流程,才能在保障设备处理效率的同时,筑牢生产安全防线。